青软实训: 创新与创业同步——青岛日报

编者按: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青岛赛区】暨第三届青岛市创新创业大赛里,11个企业和团队获得了不同行业的一等奖。从今天起,本报将选取五个有代表性的企业和团队,讲述他们的创客故事。

走进青软实训位于高新区的3万平米软件科技城基地时,浓浓的校园气息扑面而来。一楼的活动厅里,一家软件企业正在为学生进行招聘宣讲;对面的“信·未来”众创空间里,同学们正在组队做项目;二楼的教室里,老师在对同学的项目实战进行指导……

在“推动教育和产业无缝衔接”的路上,青软实训已经走了十年。青软的总经理李战军形容这十年是“一边创业,一边创新”。

从车库里诞生的IT教育

2006年,青岛软件园初建,那正是青岛软件业加速发展的时期。当时,青软实训的创始团队正在为软件园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软环境,见证了园区引进企业入驻的过程,也发现,企业启动发展需要人才,而大量的高校IT相关专业毕业生学了一肚子理论,缺乏实战经验,不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招不到得心应手的实用人才几乎是所有入驻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面对园区企业急迫的实战型人才缺口,软件园的第一栋楼(4号楼)一经建成,创始团队就把停车的车库改造成了“创业车库实训基地”,从企业里邀请项目经理、技术总监、人力资源总监,来为学生进行实战培训。

作为青岛软件园的人才实训基地,“创业车库”打造了一个人才实训工厂,吸引青岛乃至山东的计算机专业高校毕业生在校最后一年到基地实训,进行软件开发实战,按照企业需求“加工”人才,简称“青软实训”。

尽管企业需求迫切,但在团队推广这种模式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彼时提出“实训”这个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让高校接受。“高校老师普遍认为,学校的专业学术水平很高,一个社会企业能教会学生什么。”李战军还举了一个小例子,当时在电脑里打出“实训”二字,自动纠错系统会在下面标注红线,告诉你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标准词语。所幸,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模式。当年,141名学员学成,就业反馈还不错。团队陆续与山西、内蒙古等地区的省外高校建立了实训培训合作。

面向学校端:从课程设置开始共建专业

到了2009年,团队发现,仅凭毕业前的“临阵磨枪”,难以补齐前几年学习过程中对应用能力培养的欠缺,实训时间太短,学生学起来很吃力。同时,大四学生面临着就业、论文、答辩等“规定动作”,容易心浮气躁,外地的学生还要时不时回校参加重要的招聘会和各阶段的论文答辩,时断时续的课程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团队决定着手创新教学模式。团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公共基础知识之外,学校更偏重于根据老师的知识结构来设计专业课程,而高校教师大都缺失企业项目开发经历,应用型教学也成为课程短板。团队准备尝试从大学的更早阶段参与到学生培养中来,而这需要和学校深入合作。

最终,青岛理工大学第一个“吃了螃蟹”,在2009年率先合作展开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共建,从大一开始开设应用型课程,到了高年级,学生再抽出几个月到基地集中实训,真枪实弹地做项目。这个过程中,学校购买服务,而学生免费享受。

共建的效果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驻青、驻鲁甚至省外高校也加入了共建队伍。四年后的2013年,首批共建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数据直观印证了模式的有效性。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均有大幅提高,其中,年收入十万元以上的高薪就业率接近10%,对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来说,是一个突破。

面向企业端:

按需求定制实用型人才

随着IT行业的发展,方向越来越细分,公司需要具备个性化专长的人才,而学校则是共性化的人才培养。为了快速响应企业的用人需求,团队研发了定时定量定制培养的“锐聘”模式。

在培训过程中,先向学生发布企业需求,学生根据意愿和专长报名,企业根据需求初步筛选,经过双向选择组成企业需求定制班。定制班的课程包含相应企业的真实项目,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的文化和业务方向,训练过程有针对性,训练结束,通过筛选入职企业。

目前,青软已经和阿里巴巴、京东、新浪、美团、去哪儿网等实现合作,而在排名前十的对日外包企业中,包括富士通、文思海辉、凌志等在内的八家企业也都采用了“锐聘”定制解决方案。“根据企业反馈,定制化的输出人才,对企业忠诚度高,稳定性强,有效避免了人才培养成型就跳槽的问题。”

随着学员队伍的日渐壮大,原有基地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集中实训要求,2014年,公司在高新区的软件科技城投资8500万建立了一期实训基地,今年下半年,二期包含孵化功能在内的实训基地也将动工。完工后,仅青岛基地就将具备年实训六千人的能力。在青岛之外,一个包含大连、内蒙古、北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西部基地在内的IT人才培训体系正在形成。

面对政府和高校递上的招商合作橄榄枝,李战军坦言,在布局方面有压力也很谨慎,“如果团队发展速度跟不上市场发展速度会出问题,教育是个良心活儿,是要负责任的事,做不好就是砸自己的牌子。”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