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 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U+新工科智慧云平台教学纪实

疫情当道,线下教学受阻,教育行业纷纷转为线上教学模式。这一次线下到线上的集中转变,加快了持续数年的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再一次印证了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这场遍及全国的转型,需要对多元化的教学场景、海量的优质资源做数字化改造,使其适用于线上教学需求。而这数字化改造,必须依托于专业的线上育人平台系统。青软实训自主研发的U+新工科智慧云,就是这种平台系统。

U+新工科智慧云平台已入选华为严选解决方案,在国内多所高校得到了深入实施,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就是其中之一。

盯紧客户需求的极速响应和周密部署

 

青软实训与聊城大学在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共建等方面有着多年的密切合作,成果丰硕。

在此基础上,双方在2018年开启了智慧教学系统的新合作。青软实训为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研发、部署U+新工科智慧云平台,以支撑教育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推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不同于许多高校在面对线上教学时的茫然无措,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第一时间就明确了使用U+平台支撑线上教学的思路。这是因为:一方面,U+平台对IT专业课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平台的专用服务器能够保证网络的流畅响应;另一方面,经过了一学期的实践应用,学院的老师及学生对U+平台的操作非常熟悉,实施更为容易。

聊城大学U+专属运营团队快速响应,为学院制定了《聊城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运营实施方案》,这套包含了疫情期间远程授课支撑的方案很快得到了院方的认可,青软团队火速开启了特殊时期的高效支撑。

运营团队全程提供远程授课支持,包含需求搜集、问题解决、平台改进等。开课前,团队成员与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并协同研发团队对平台功能做了新一轮的更新,新增了网络直播模块。

为实现外网的顺利访问,青软实训运营团队与院方一同,将U+专用服务器托管到了实验与网络信息中心机房,并完成了域名的申请,保障了网络带宽和系统安全,形成了基于U+新工科智慧云的落地实施方案,U+平台也成为了计算机学院教师远程授课的第一选择。

U+平台对线上教学的有力支撑

 

为实现线上教学,老师们普遍使用直播授课代替传统课堂、线上作业代替纸质作业、在线答疑代替现场互动,U+新工科智慧云平台能够为高校提供“平台+内容+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是贯穿本科四年人才培养的教学评测练一体化平台,在抗“疫”期间,为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线上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 优质课程及企业级项目和开发过程支撑平台

U+平台不仅支持课程资源的自定义筛选,还支持多种格式的自主上传。李寰老师把教材扫描成电子版,标注了关键知识点后,将电子版教材、视频、PPT等课程资源构建在了U+平台上,供学生参考。

此外,U+平台作为华为严选解决方案,集成了企业级开发环境——华为软件开发云,并集聚了海量的企业级项目案例。凌海云老师充分利用了这些优质的企业资源,将实训任务纳入了线上教学计划,在平台上为学生布置实验任务,同时让学生参考已有的企业案例,在线进行项目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企业级开发环境及案例的融入,是青软实训与华为深度合作的成果之一,为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训”提供了有力支撑。

2. 多元化的教学场景落地

备课、讲课、互动、预习、作业、测评、考试……普通直播软件不能满足这些多元化教学场景的线上转换,但U+平台可以。

张亚卿老师在U+平台上做课程设计时,考虑到是这次授课面向的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学生,他们的网络环境各不相同,因此首堂课侧重于课程介绍、开课目的、相关知识等理论性知识,不仅能够让学生提前对所学课程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给了他们一个适应网络上课、调试听课设备及环境的缓冲机会,避免学生因网络问题错过核心知识。

另外,平台的签到功能被很好地利用了起来,老师们会不定时地发起签到打卡通知,并依据后台详细的出勤数据,检验在线听课质量,规范听课出勤情况。

作业的布置、批阅、统计也在U+平台上完成,李寰老师在平台上给学生布置了题量较大、题型丰富的作业任务,以供学生在线练习。而作业的审阅批改、得分率的自动分析等工作,则可以在短时间里利用U+平台完成,李老师依据后台的各类图表数据,能够对学生掌握各知识点的情况进行实时跟踪,适时调整讲解侧重点,优化授课流程。

对学生而言,U+平台自带的优质课程资源,为他们的参考预习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学生以平台为载体,依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按需提取所需的知识内容,完成课前预习及课后巩固,形成教与学的良性闭环。

3. 来自老师的使用反馈

U+新工科智慧云是学院老师们线上授课的最主要支撑平台。

 

张老师表示:

“U+平台功能比较完整,从前期备课时资料的发放、到直播课程、再到课后作业,都可以在这一个平台上完成,操作也比较简单,用起来很‘清净’。教学就是教授和学习,其他额外的功能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 

亓民勇老师充分利用U+新工科智慧云平台完成备课、直播授课、课后练习等完整的教学环节。

对于U+平台,亓老师如是说:

“U+平台经过上学期的使用,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已经熟悉了相关操作,上手比较快,直播功能经过多频次的操作使用起来也比较顺利,整体来讲平台用着还不错,青软实训相关的服务也做得非常到位。”

 

总 结

 

两周的云端授课,有35位老师在U+新工科智慧云平台上创建了66门课程,线上授课覆盖了1518名学生,在熟悉的平台支撑下,师生们已逐渐适应了线上教学形式。

经此一“疫”,U+新工科智慧云平台已切实深入到了学院师生的教学、学习之中,成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有力武器,将来势必会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中发挥更多作用。

滚动至顶部